关闭 评论共8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评论者: 小C 评论时间:2012/8/11 22:49:04

文章作者以文化差异为主题,向人们传递这样一些信息:日本人选择刚毅,主张面对逆境要百折不挠;美国人选择较劲,主张为争取正当权益要出奇制胜;德国人选择先天下之优而优,向往优良的环境、崇尚优秀地做人。而大陆的中国人却选择谦躬卑微,在强权面前屈膝下跪、感激涕零;台湾的中国人由于口袋里多几个钱,犯不着向谁感恩戴德不至于如此这般,偏又不务正业喜好搞事做秀。上述所列凡此种种,岂一句文化差异了得!(待续)



    评论者: L 评论时间:2012/8/12 21:39:19

本文表述的是五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人针对同一种事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和处理方式,是正常的,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是不足为奇的。因为文章中的人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从一出生就成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受到不同的教育…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差异。受文化差异影响又使他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就有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然而,只要这种多元文化能够互相包容,社会,世界才能更加和谐、进步。与小C商确。



    评论者: 小C接续8月11日评论 评论时间:2012/8/13 0:00:32

本人认为文中所议种种,决不是一句文化差异能够涵盖得了的。那根本就是一种人格优劣的褒贬与国格高下的较量!不可否认在世界大家庭里,不少外族的确有许多优秀之处值得本国学习和借鉴;而我们同胞中某些丑陋劣质的东西,亦应该及时摒弃与修正。此间需要把握的是1,厘清主流和枝节2,用心良苦还是恶意。如文中所述:日本人是英雄,美国人是斗士,德国人是优胜者,大陆人是奴才,台湾人是痞子。我就觉得有诽宗谤祖的恶意。



    评论者: L 评论时间:2012/8/13 7:06:29

正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很多文化差异,中国在长期闭封自守后终于打开了国门,迎来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大批中国学者、学生…走出国门认识世界,充实自己的文化素质,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孔子文化也走出了国门)。大量的世界先进科技文化走进了中国,在中国人民的努力下,获得了经济上的丰硕成果。我们必须承认国人的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只有承认文化差异,进行文化交流,才能一步一步、更好更快地促进政改的顺利进行。中国人扬眉吐气之时就是中国文化屹立世界文化之林之日,谁还会诽宗谤祖呢?



    评论者: 黄大麻子 评论时间:2012/8/13 16:16:32

此文“老作”之味极浓。在中国实际“文化”里的愚人们,有求于“神”时会到庙里跪拜其“神”:先许愿,之后要求帮助。受到降福后会找回原庙跪拜原“神”(此时,绝对不能入错庙,拜错神!):先表示要还愿,之后再表示感谢。不可能在此庙里拜了此“神”得到灵验后,却跑到彼公司里跪拜彼老板表示感谢。再愚蠢的人也知道这不成因果关系嘛!而关于外国的,就不清楚了。



    评论者: L 评论时间:2012/8/18 13:34:00

如果中国的愚人们都按照你说的"中国实际文化"的调子去求神拜佛,就不会出现"文革"时期个人崇拜所引发的至今还感觉不可思议的事情了。那时的"早请示、晚汇报、饭前感恩歌"都是面对相片手拿语录进行的(有时相片是油漆喷在墙上的),甚至对着一个"忠"字也可以的。所以对文章的评论还是"以事论是",如何?  请教麻子君。



    评论者: 黄大麻子 评论时间:2012/8/22 9:23:46

L君;你讲到的是“十年造神运动”。按求神的程序:“许愿→要求→还愿→感谢”十年来只是停留在许愿阶段。祝愿某某神万寿无疆,其本身就本末倒置了,神还要凡人来保佑么?记得小时候看过的苏联电影《海军上将乌沙科夫》,一群沙俄水兵高呼:“上帝保佑沙皇!”他们的思路还清晰些。



    评论者: L 评论时间:2012/8/22 12:58:28

十年的造神运动确实是干万年难遇到的事情。那时,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理解还是不理解,在那么几个造神者的淫威下,谁敢说个"不"字呢?我赞成你对那时造神运动的观点。现在,言论信仰自由了,除了正统的宗教外,你想拜谁、怎样拜都行。(邪教除外)文章中的志强青年的父母因为见到公司老板时,想感谢老板能拨错返正,使他们的儿子因祸得福避免了一场家难而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下跪的形式以彰显他们的真诚而 已吧。用下跪的形式感谢一条生命的重新,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关闭 评论共8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