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评论共27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评论者: 路人 评论时间:2013/5/24 6:47:11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浮力实际是在水中的压力之差,水深与水浅不会使浮力改变。只要体积不变,浮力也不变。



    评论者: 032 评论时间:2013/5/24 9:16:50

我贊同鲁六,“喝茶,喝茶!”



    评论者: 563 评论时间:2013/5/24 21:29:04

一边饮茶,一边思考,觉得鲁兄和清兄的结论都对。
鲁兄挞的是德叔的朵,那是谁都信服的权威结论。就是说浸于水里的物体,无论所处多深,其所受的浮力都等于所排开的水的重力。是浮是沉,视乎两者重力之差。
清兄的结论是对不同深度而言,是考虑到地球的自转运动而得出的结论。
假如地球静止不动,同一物体所排开的水的重力,不管所处深度,皆相等。
但是地球有自转运动,则同一体积的水的重力就因所处深度的差异而不同,靠近海平面的重力最小,处于地心的最大。
作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离心力f与其质量m,角速度w 及旋转半径r的关系是:f=mw^2r式中mw^2乃恒量,唯一的变量是r。海平面就处于距离地心六千公里的位置上,也就是等于地球的半径,该位置的海水所受的离心力最大。假设海水直达地心,该点上的半径为零,即离心力为零。质量为m的海水在不同深度的重力F=mg-f,可见同一体积的海水的重力于海面时最小,于地心时最大。
写到这里,茶也喝得差不多,把杯底剩下的几滴倒在杯碟上,再把杯子置于水滴上。杯子把水滴挤开,四平八稳地座于碟中,证明了水浅浮力小的道理。



    评论者: 白头翁 评论时间:2013/5/24 23:44:01

同一物体在水面的浮力与水的深浅无关,但与水的密度有关,密度大,浮力就大,如海水或盐水就比淡水的浮力大。
同一物体在水下的不同深度,由于受到大气压的影响,其受到的水压力与该物体所处的水深有关,水深压力就大,也就产生的浮力就大。



    评论者: y16 评论时间:2013/5/25 12:20:19

贊同白頭翁的說法,物体在水中越深,所受圧力越大。根据冲力与反冲力成正比定律,所以浮力越大。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3/5/25 19:39:03

  众人都很投入,如果能用一个直观而简单的小实验加以说明,就更能说服人了。喝茶??对,我们先饮茶!牛顿坐在树下看见苹果落到地面上,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泡进浴缸里看着淌出来的流水,发现了浮力。
  让我们都坐下来,先把水烧开,自己动手泡一杯正宗的中国茶叶茶,说不定能找到破解《百慕大三角沉船失踪之谜》的新思路呢!



    评论者: 563 评论时间:2013/5/25 22:55:47

鲁兄,小弟思考欠周,致前文有误。
凭空想象一个圆圈,就以为可当地球看待。岂知绕来绕去,都只停留在赤道平面内说事。前文的内容就只局限于赤道圈内适用,偏离了赤道则有误差,纬度越高误差越大。例如,在赤道与北极之间的海面上取任意一点A,A点的旋转平面与地轴垂直,点上的向心力也垂直于地轴,则与指向球心的重力有一夹角,应以矢量合成处理。当A点移到北极点上,即处于地轴上,地轴的任意一点上的同一体积的水所产生的重量与其所处的深度无关,即水浮力的深大浅小之说于地轴上无效。
关于水浮力的深大浅小之说,并非等于浅水处沉于水中的物体,到了深水处反而能上浮。因为深水处的水与该物体是处于同一运动状态,物体重量及其排开的水重量都因旋转半径缩小而同时增加,两者之差仍然使物体处于下沉于状态。
毕竟是荒废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知识,都生锈了。遇上有趣的讨论,就操起这板斧在鲁清二兄门前耍弄一番,却几乎砸到自己脚上,请勿见笑并多加指点。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3/5/26 7:52:57

   在“用一条小绳绑起一块石头……”的小实验中,浸在水里的有石头和小绳,而不是只有石头。当“石头在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时,浸入水里的绳段长度就有短、中、长变化,总的排水量也由小到大。只算石头的排水量显然是错误的。此实验未能说明什么问题。



    评论者: 鲁六 评论时间:2013/5/26 12:15:30

  绳子用〝小〞,是希望二尺三尺不影响排水量。
  排水量就是浮力。谈浮力不谈排水量,没什么可谈。
  抽象的浮力,称一称排出的水的重量,立马知哓。这是本实验的目的。



    评论者: 白头翁 评论时间:2013/5/26 23:04:47

与鲁六商榷:
1.阿基米德在浴缸中发现浮力,是通过溢出的液体去计算出同一重量的物体其不同的密度,为国王鉴别了金匠所加工的皇冠是否有掺假。这也说明不同密度的介质,所产生的浮力是不同的。
2.密度只随物态(温度、压强)变化而变化,也就是同一液体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压强下,其密度是会变化的。
3.浮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是与地心吸力相反的向上托力。物体在水下,有三种状况,上浮、下沉、悬浮。当水的密度大于水中物体的密度,物体上浮;物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物体下沉;物体的密度等于所在水深处的密度,物体悬浮。物体能在水中悬浮,也就说明不同水深的水,其密度是不同的。
由于大气压对水下的深度产生不同的压强,水下越深压强越大,压强越大,水的密度也越大,因此水下越深对物体的浮力(向上托力)就越大。


关闭 评论共27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