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评论共14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评论者: 初中老鳮 评论时间:2012/2/12 0:01:50

一篇文章上网,是让任何文化层次的人看的,所得到的反馈也有层次之分,各舒己见,皆大有益,如: L的文字是立足于“笔友”的阶梯,大有酙酌的余地。黄大麻子站在评判的台阶发言,本无可厚非,但其用辞不当,“和氐璧”的故事说的是教导人们对事物应深入了解,不要凭表象偏听偏信,草率处之,完全与是否能工巧匠雕琢、是否精美无关。任何事物如果没有理性的眼光、言论、文字的雕琢,天下何来真善美?想当批评者首先要有被批评的能耐,没有什么不平可抱。



    评论者: 陆六 评论时间:2012/2/13 12:52:37

宋有爱莲的周敦颐,现有颂菊的周临冰,基因遗传,不可不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浄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仅仅四十二字,莲的清静高贵形象跃然而出。
周才女如果把她的“菊”再提纯深化,必定是一篇旷世名作。
如果U+U来一篇“牡丹花下”,花花世界必定更热闹。




    评论者: 1-2-1 评论时间:2012/2/14 11:58:20

 抱不平 2012-2-9 23:08:07的 评论说得在理。黄大麻子只说了两句话,得到的收获是:“真滑稽”、“硬伤”、“露了瘌痢”、内中还包含“没眼光”(只因为人家当初有卞和的眼光,才……)。黄大麻子不得硬伤也要得软伤了。
   黄大麻子借喻 “和氏璧”,在那个角度看都没问题,而是点出了【菊 , 我心中的花仙子】这篇文章的问题所在:赞美不等于雕琢。在“雕琢心中的天使”这个题目下,“赞美”顶多是雕琢的准备。文章另一问题是概念混乱。 
   请黄大麻子把想到的全说出来,让我们把心中乱蔴理顺些。也好还 初中老鳮“剖开石头看看是不是美玉”愿望。
   希望“ 初中老鳮”除了有被批评的能耐外还有被批评雅量。
    初中老鳮 评论说:“任何事物如果没有理性的眼光、言论、文字的雕琢,天下何来真善美?”这句话除了语法有问题外,意思也有问题,“真,善,美”不是靠理性的眼光、言论、文字的雕琢出来的,而客观存在的。“真,善,美”如果不是客观存在,而是靠文字的雕琢出来的,还是“真,善,美”吗?



    评论者: 小不点 评论时间:2012/2/17 5:48:25

周敦頤老太爷流传于后世的佳绩有二:1,举世无双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将莲的精灵之处写活了。2,极力主张妇女贞洁、节烈,热衷于立贞节牌坊,撰写【烈女传】的封建卫道士情结。因此在周老先生面前是容不下U+U的【牡丹花下】的。谁不知道【牡丹花下】的内涵是——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啊!纵使U+U敢于豁出去时尚一把,周老先生也不见得掺他玩呢,还是免了吧。


关闭 评论共14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