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评论共27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评论者: 肥仔 评论时间:2013/5/15 23:09:56

古人云: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评论者: L 评论时间:2013/5/16 7:26:20

中国的小学、初、高中生教育方式是填鸭式的读死书死读书,老师说啥记啥考啥的鸚姆学舌方式。现在连幼儿院教育都小学化啦。大学教育才开始设有各专业的许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以及社会实践、实验、实习……。毕业论文都強调要有亮点和创新的内容才能获高分数(在良好的教风、学风的环境下)。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3/5/16 15:42:50

  肥仔老同学:我还记得读初中时的一堂物理课。上课时老师问我们:“如果要在水中抱起一块大石,所用的力是比在陆上小了?还是大了?”卢同学抢答:“是小了。”蔡同学反驳:“是大了。”老师非常高兴地请他们站起来,让他们各自详细描述其亲身体会并说明依据。卢同学说:“有书为证,课本上写着呢!水里的大石头受到向上的浮力,它减轻了我们抱大石的力,所以用的力比在陆上小。”蔡同学说“在河水里的大石头,被河底深深的淤泥‘吸’着,我们抱大石时还要克服其‘吸’力,所以用的力比陆上大。”……一堂关于浮力的物理课就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生动活泼地开始了。自然科学太有趣了!



    评论者: 悟 评论时间:2013/5/16 16:21:16

肥仔的評論,令我想起蘇東坡等古人寫的"洗兒詩",由於古人的人生際遇各有不同,他們對後代的教育;期望,也有所不同,頗有意思,現与大家分享:
    蘇東坡: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孩子愚且魯,無灾無難到公卿!
    錢謙益:坡公養子怕聰明,我被呆痴誤一生,還願生兒獧且巧,鑽天驀地到公卿!
    呂留良:養兒須令极聰明,姦黠痴頑誤後生,總是聰明多不透,沾沾自喜一公卿!



    评论者: L 评论时间:2013/5/16 17:45:33

与清化佬商确:一个条件是把石头放在水中;另一个条件是把同一石头放在河底深深的汙坭里。石头所受的地心吸引力大小是一样的,水的浮力却不一样(水深浮力大,水浅浮力小),河底深深的汙坭吸附着石头时周边产生的压力又成为石头向上时的阻力,所以放在河底汙坭里的石头搬动时所用的力要大。因为䧚㒀隔了几十年了,许多东西都忘记了,在此乱弹琴啦。中国的教育改革讲了许多年了,高中以下的学生压力比当年我们读书时的压力大许多。小学三年级每天背十几斤重的书包上、放学,真难为这些孩子呵!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3/5/19 17:23:29

   答L君:对!是实验。理科生比文科生幸运得多的原因是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小实验,自己从中找到正确答案,并且终生难忘。老师是引路人——导师。



    评论者: 鲁六 评论时间:2013/5/22 5:07:31

  亚基米德泡浴盆而感悟了浮力定律。我用一个小实验证明它。用一条小绳子绑起一块石头,称出斤两并记下。把石头放进充分满水的金鱼缸中,分别称出石头在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的重量。再把石头放进金鱼缸时溢出的水一滴不失地收集起来称一称。你应该有如下的结论:水中石头的重量等於石头的重量减去水的浮力,水的浮力等於把石头放进时溢出的水的重量。〝水浅浮力小,水深浮力大〞是错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出液体的重量。



    评论者: L 评论时间:2013/5/22 8:20:23

我身边无书也不懂在电脑里查找浮力的计算方法。评论里只凭记忆和想象隨写。例如:到深水或浅水游泳,总感觉到深水的地方游泳浮力大一些,好游一些,同时会觉得自已轻一些,我想这应该是浮力的作用吧。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3/5/23 8:18:52

  你只用一个有盖的小瓶,在游泳池里做个小实验(一定要有水性好的人伴随),就可以证明〝水浅浮力小,水深浮力大〞是正确的!具体步骤怎样?动动脑筋就有了。



    评论者: 鲁六 评论时间:2013/5/24 2:31:38

  一个人从水浅走向水深,随着身体排水量增加,浮力也随着增加。当他完全浸在水中,他身体的排水量到达最大,浮力也达最大。这时若水深二米,排水量是一百斤,浮力也应是一百斤。在水深二十米或水深二百米的地方,身体的排水量不变,浮力也不变。有人可以在深二米的水中游泳,二十米深的水面上跳舞,二百米水深的上空作太空漫步吗?回答是否定的。〝水深浮力大〞,可以休矣!
  喝茶,喝茶!我先喝了,你们随意。


关闭 评论共27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