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我离开始兴县松香厂回到南海黄岐已经六年了。六年来我与佛山两位朋友共同研发、申报并获得成功的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在黄岐、容奇、澜石与当地乡镇合作,创办了三家投资一千万元以上的生产专利产品的高新科技企业。在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浪潮中沉浮,我是一位喝了一肚子水的“弄潮儿”。一天,从农友加“同煲”得知,他三妹在南海里水办了一间《主将厂》,离我居住的黄岐很近,正准备找一位当过厂长、稳重的人帮忙“看厂”。 我始兴时在国营企业,回黄岐后在乡镇集体企业,现在有机会到私营企业去“冲浪”,正合吾意!于是与“同煲”相约,前往里水《主将厂》面试。
也许是女老板出于对她哥哥的信任,也许是“同煲”已经向她详细介绍了我的情况,也许是见我的举止言谈比较稳重,适合当“看厂”人。见面时老板没有出题考我,也没有询问我的经历、学历、能力及专长。我们双方只是闲聊了几句,“面试”就莫名其妙地结束了。因为是熟人,应该相互信任。所以连最基本的《劳动合同》双方也没提起,更不可能签订了。至于任命嘛,就源用以前员工们对我的称呼:“张工”。这就是我将要“冲浪”的海洋?根据我多年经验,面试如此轻而易举地通过并非好事,以后必有漫长的不稳定的“试用期”。此“海”深不可测,而风浪会有多大呢?“呢回好睇过灯!”——我内心回答了自己。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回佛山澜石《广东省佛山市康华医疗保健用品有限公司》,辞去了副厂长兼高级工程师的职务,将行李直接搬到了里水《主将厂》来。
上班了,老板安排我:白天先管理好封口胶车间;中、晚两餐与全厂各部门的主管人员“食围餐”,早餐自己“执生”;晚上在厂里睡觉——“看厂”。几天后,老板来加任务。她带我视察全厂各个车间及每一个角落,又特意打开四个大仓库:两个过时包装材料仓,一个待返工的退货废品库,一个半成品、配件积压仓。每个仓库都被塞得满满的,以至我只能跟在她身后,脚踩着货物手脚并用半爬半行。她说,己经将全部资金投入了《主将厂》,仓库里的都是钱啊!厂不能倒。问我怎么办?我深深地感到老板对自己的信任。不然,她不会将厂里生产环节中最隐痛之处暴露出来。当我看到几百平方米的仓库都塞满废品时,感到心寒。知道她的公司资金链将要断裂,已经走到了倒闭的边缘。是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女子,顽强地支撑着。一场让考官和考生都冷颤颤的面试,现在才刚刚开始。
我的意见是要狠抓每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具体办法待我调查厂里的具体实际情况后,再共同研究改革方案。她对我说,私人企业开始时都是请亲戚、朋友、街坊、同学、农友(老板也是知青)前来帮忙,现在发展成拥有四百多名员工的大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功不可没,都成了管理人员。建议我不要陷入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中,并同意我先抓质量管理这个总方向。老板估计我会用“猛药”又强调说,动谁都可以,但不能动她的侄子(公司法人代表)。我同意了,这就像是闭上眼睛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冲浪一样,凭借着敏锐的肢体感觉,不断地调整身体平衡。用此方法管理工厂生产,我还是第一次,估计难度极大。但也能换来眼不见而心也净,值得一试。于是,一位瞎子摸大象的游戏,就这样开始了。(完·待二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