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华夏粤北,翠绿色的群山中有一块小盆地,一条小溪在中间潺潺流过,留下了一段段S形溪流。晨曦,如果你在溪旁小道慢步,会发现小溪拐弯浅水处,长满一片片尖尖青青草。走近细看,还会发现小草尖,早有无数色彩斑斓小蜻蜓立在上头;再走近,蜻蜓群从草丛中冉冉升起,象五彩祥云轻轻地飘动,慢慢地融入溪面雾气中。如果你深深吸一口清凉山林空气,会感觉到有一股清泉渐渐地渗透全身,荡涤着心中凡尘,轻轻的你已飘进了仙境!山里人习惯将山间较宽的小道叫大路;流量较大的山溪叫江。“江—草”一景,便成了“江草”地名。
四十多年前,曾有一次动物崇尚太阳的宗教运动席卷大地。盆地中较缓S形溪旁有一块较宽阔的草坪,被指定为山林动物朝拜圣神的表忠会场;草坪东边的小土墩,被指定为会场主席台。一天,老虎派来江草地区的传教士——矮脚狐狸又要召开一次向太阳表忠大会。“通知”深夜发出,各种各路动物们当夜立刻动身向会场出发。
第二天,晴空万里,动物们带着自备贡品,从四面八方匆匆到来。上午八时进场,十时整大会正式开始。只见东边土墩上,一只矮脚狐狸身裹着从其主子扯来的紫色风披作教袍,人似的立起来,用一种阉狐狸的声调叫;“我——,宣布!向太阳表忠大会,现在开始!” (声调?有待进一步考证,反正与人类太监相似。)全场鸦雀无声。紧接着又传来阉狐狸声音;“敬祝;太阳,万岁、万岁、万万岁!”“敬祝;月亮,千岁、千岁、千千岁!” 只见墩下草坪上,动物们早已驯化有素:横向同种同高,纵向从矮至高,纵横向排列整齐,列矩形方阵。每只动物,两后肢着地,身体直立,右后肢微弯,脸朝东方,双目虔诚地注视太阳,前双肢V形向天空伸开,作出拥抱太阳状,右前肢还夹着自备贡品——橘红色的五角枫叶,口中附和着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同时,右前肢和右后肢随着“万岁”声的频率,有节奏地一伸一缩。呼声与伸缩,无限地重复,循环……。从墩上往下看,整个草坪变成了一个橘红色的海洋,摇曳的枫叶成了血红色的波涛,一浪紧接着一浪……阉狐狸卷缩在墩上最大的一块石头上,半开半闭的阴阳眼注视着下面每只动物;动作稍不规范者,姓名立刻记在黑名册上。不久黒名册己有十多个名字了。阉狐狸陶醉在自己一手策划一石三鸟的杰作中,眼里闪着狡黠的目光。它恶狠狠地迫使动物们,无限地重复呼叫着同一声音;无限地重复着同一动作动作;为的是表现它自己对其主子,多么地最最无限,多么地最最忠于。一千次,一万次,百万次,万万次,无限次。渐渐地,“万岁”声浪与红色波浪,一浪不如一浪,动物们被折腾得眼冒金星、天旋地转、虚汗直流,它们相继进入半昏迷半虚脱状态。但还被迫着,杂乱地、无力地挥动着橘红色的,早已被太阳蒸干卷成一团的枫叶。动物们生命也象枫叶一样;卷曲、变形、破碎。毫无反抗意识的动物们,血与汗快被蒸干,生命将到尽头了……土墩上阉狐狸用阴阳眼看看爪中的黒名册,又望望下面东歪西倒的动物们,口中得意忘形地叫;“好戏!哈哈,好戏!!好戏还在后头!”
忽然,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夹着冰雹補天盖地席卷而来。顷刻间,会场内伸手不见五指;只有风声、雨声、雷声和冰雹打在溪边岩石的咔咔声连成一片。动物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被打得头破血流,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却未移动半步,未哼一声。这是一群怎样的动物啊!?山里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瞬间,又是烈日当空。动物们才发现,土墩上阉狐狸早己逃得无影无踪了。没有了约束,动物们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来指挥自己的行动了。它们让受严重外伤的;小驴、小猹、小狗、小牛、小麝等,原位置躺下,取溪边草嚼碎,敷在它们的伤口上;将受严重内伤的;小免、小猫、小山羊、小猪等,扶到大枫树下,让它们静静地喘气;受轻伤的动物,各自低下头来,黙黙地舔着身上的伤口和血迹。突然,空中传来呼啸声,抬眼望去,只见从上而下钭劈来一道白光,“啪!”一声响。动物们定眼一看,原来是一块黒熊右掌大小的畸形冰雹正打在低头舔伤的小马左额上,小马结实身躯慢慢地倒下。“小马,小马,小小马!”任凭动物们怎样大声呼唤,甚至比之前“万岁”还震撼,但它们中间的小马还是永远闭上了眼睛。是啊,动物们没有更多的血可以再流了,心早已碎了!
只见夕阳西沉。动物们一致认为;将小马安葬在通往南方的大路边较合适,好让小马灵魂容易找到回南方家的路。便在一个小山坡脚下旱地边,可遥望通往南方大路的地方,七爪八蹄刨出了个大坑,悲痛欲绝地将小马埋葬。最后,细心的小绵羊发现;小马生前善跑,后肢特长,半只后蹄露了出来。便立刻上前,轻轻地将其按下,再轻轻地添上土,拍牢。夜深了,动物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小马。它们三三两两,相互搀扶着回山林的家去了。大地又回复原来的宁静。
夜更深了,远山深处隐隐约约传来布谷鸟;“咕,咕——咕,咕——咕,咕——” 的叫声,又疑似从天外传来;“不,不——不,不——不,不——”的天外之声。
注:我在2010年6月18日曾用“榻下灯人”笔名写了《江草寓言三》。当时有农友说看不懂,后来此文章在网上消失,未能归到“清化佬”名下。今次在《忆马头(五)大山下的花环》之后重新上网。农友们一定能看懂。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