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0周年庆   [关闭]
 
唱支歌儿自己听——试唱《司农情歌》有感

文章来源:创作  作者:清化佬  提供者:清化佬  日期:2014/8/1  察看次数:1268

      感谢农友王世道作曲兼改词,谱写出第二首《司农情歌》。多谢美东众农友的鼎力支持。L君说得对:“这首属于我们的歌曲很好”(〈司农情歌〉张伟晔作词,王世道作曲2014年7月29日版)。

      在散文《我们的天空星光灿烂》、自由诗《回司农》得到农友们的赞同与鼓励后,我这个“单料铜煲,一烧就热”一时头脑发热不知天高地厚,又尝试写歌词——《司农情歌》。当时我不懂歌词的规格与要求,只凭着对司农的一片痴心,找来了几首自己喜欢的歌,粗略地了解到歌词结构就执笔猛写。还不断地勉励自己“从来就没有人学会了恋爱,才开始初恋的”。于是将对司农的深情写满了十几张稿纸,最后案桌上摆满一张张稿纸,而上面的文字就像一团团乱麻,怎样理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突然间,四十九年前的一幕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那年上山下乡,我们274人作为国营司前农场建场新人,正乘着七八辆汽车从始兴县城往司前公社开进。车队的前两辆是公共汽车,坐着大部分是幼师附中的女同学(当时她们只有十六岁),其他七所中学的男女生分乘后面的大卡车。九月初,粤北山区已是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的季节,满眼是青山绿水,车队沿着盘山公路蛇形前进。全程约四十五公里,我们不停地放声歌唱:“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坐上哪大卡车,戴着哪大红花,远方的青年人,柴达木来安家……”,“我们年青人,有颗火热的心,革命时代当尖兵……”,“我们这一代,豪情满胸怀……”。众多的歌曲,只要有人带头唱出第一句,后面就有众人齐声接着唱。

      此时灵光一闪,对!四十九年前我们就是“歌手”,国营司前农场就是在我们的歌声中诞生的!很快,我就将《司农情歌》(诗)整理出来了:“司农是歌,歌手是你和我……、司农是诗……、司农是画……、司农是书……;司农是夕阳,夕阳下有你和我……、司农是星空……、司农是祝福……、司农是永恒……。”

      《司农情歌》(诗)上网后有人觉得,其中有《相逢是首歌》的“影子”。我认为这只能证明《相逢是首歌》是成功的,其音乐旋律深入人心,而且仅仅只是旋律。《司农情歌》(诗)承载着我们半个世纪以来风雨同舟的深厚情谊,不是“相逢”所能理解到的。其中的道理与“一百个外国人眼里,就有一百个中国”一样。正因为我没有弄清楚象《相逢是首歌》等歌曲的内在、词与曲的格式要求和相互配合。所以我的原著《司农情歌》只是一首自由诗,而不是一首歌词。

      很高兴地看到农友王世道在百忙之中两次为《司农情歌》改词作曲,我觉得前后两首歌都很好:前者有“邻居的小女孩”的亲切感,后者使人有“神奇的时空穿梭”——梦幻般的感觉。第二首《司农情歌》的前奏(很可惜,在这里不能粘贴“前奏”)像云端之上有一支银笛在吹响…………从云端中飞来一群仙鹤,我们乘仙鹤来到了以前(1965年)的司前农场——“司农是歌,歌手是你和我;响应祖国的号召,怀着赤子心一颗……”。“来来来来来来来来……”仙鹤啊!请您飞到白云哪边,让我剪下两片白云作翅膀,飞翔回来到现在(2014年)——“司农是夕阳,夕阳下你和我;闲庭笑谈当年事,庆幸也曾奋斗过……”。

      作曲改词者运用抒情、梦幻般的乐曲和诗(歌词)字、句部分重复,作为必要的过渡,轻松、巧妙地实现了司农前后半个世纪的四次时空穿梭。既保留了原著(诗)的意境,也符合歌词的规格要求。词与曲配合得天衣无缝,使《歌》沉醉在时空穿梭梦幻之中,“情”就更浓了。


   文章评论  (共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你的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请换一张 (输入计算结果,点击刷新验证码)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charset=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