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豆蔻年华,有一半掩埋在司前的青山之下,我留它一点血脉,它赠我一方归宿。就凭这份温馨的依托,我时时都将这个偏远的异乡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至少,当我点燃一炷心香欲行青春祭的时候,有地方可以让我前往祭青春。遥望笔架山下那块青葱的原野,司前农场呵,要说爱你不容易,妄表豪情更虚假,若让我向你道一句真心实话,那就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既然沦落为山民,就得膀大山度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知青饺子,(佼佼者)喜形于色地富说春兰的雍容华贵;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屑于默认为同类中的弱者,凄然泣诉那秋菊的磨难沧桑。众生与大山的那一点事,人人都跟砍柴相关:饮食洗漱离不开柴草,缺失了柴草那温暖的薪火传承,新山民们如何熬得过凛冽的寒冬与生命的冰点!?那么就唱一首樵夫的山歌吧,献给司前农场和司前农人的知天命之年。
樵夫山歌
头脑灵光,身心健康。手脚敏捷,触及八方。
土洋结合,中外兼修。心系四海,情牵五洲。
知青干部,学子领袖。踌躇满志,改造地球。
振臂高呼,跺脚抖擞。接班大旗,佯挥在手。
风云变幻,逐鹿山头。统帅号令,阶级争斗。
立新破旧,斗资批修。人命草芥,非鬼则囚。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兔死狐悲,烹杀走狗。
天不遂愿,壮志难酬。只因血统,绿肥红瘦。
云淡风轻,娱乐昇平。血止痂结,凯歌高奏。
指点青山,激扬红叶。知青意气,挥斥方遒。
苍穹大地,皇天后土。豪情礼赞,共冶一炉。
张三李四,诸子百家。华府华埠,统收笔下。
红事喜庆,白事哀鸣。基调一致,粉饰太平。
巾帼精英,须眉豪情。男女通用,老少共荣。
半世际遇,往事悠悠。酸甜苦辣(咸),五味共稠。
兼听明智,众人开口。长歌当哭,欲说还休。
正是:岁月难忘日,网站多缤纷。满目诗词风头順,放之四海而皆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