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始兴情怀
[关闭]
插秧歌
提供者:驰牛仔 日期:2014/3/12 察看次数:1402
手执青秧插大田,
低头就见白云天。
六根清静方为稻,
退后原来是向前。
此诗不知出处,很有哲理,介绍给大家。
文章评论 (共
2
条评论)
评论者: 驶牛仔
评论时间:2014/3/12 23:43:10
啊。有心人真有学问啊,我受益匪浅呀,谢啦
评论者: 有心人
评论时间:2014/3/12 22:19:31
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来象征在心田插秧的诗。意思是惟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从心水中看见广阔的蓝天,只有六根清净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要趣人那清净之境,只有反观回转自己的心,就像农夫插秧一样,退步原来正是向前。
高峰老人插秧偈曰:“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佛法非同异,千灯共一光,你们今日插秧,道就在你手上。坐卧是道,插秧也是道,低头就是回光返照。水清见天,心清就见性天,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打交道,便不清净,就没有道了。佛性如灯光,房子一灯光满,房内虽有千灯亦皆遍满,光光不相碍;宇宙山河,森罗万象,亦复如是。无所障碍,能回光返照,见此性天,则六根清净,处处是道。要使六根清净,必须退步;退步是和《楞严经》所说一样:“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这就是退步原来是向前,若退得急,就进得快;不动是不成的。根不缘尘,即眼不被色转,耳不被声转等,作得主才不被转。但如何才能作得主呢?沩山老人说:“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如今日插秧,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孔子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即无分别;无分别,就无障碍;食也不知其味了。
发表评论
你的姓名:
验证码:
(输入计算结果,点击刷新验证码)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关闭]
charset=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