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俥天唓地   [关闭]
 
巴基斯坦人比中国人更爱中国‏

提供者:yiduan   日期:2012/3/8  察看次数:5791

    2011年皮尤调查世界各国不喜欢中国的人的比例,值得指出的是,巴基斯坦人比中国人更爱中国。

  从图中可以看到最不喜欢中国的是土耳其,紧随其后的是日本、德国、法国。巴基斯坦竟然比中国人还喜欢中国。紧随中国后面的是肯尼亚、乌克兰。
    一名美国驻巴基斯坦的官员说:我不知道 在这里是不是还懂得世界上不仅仅只有中国。还有美国、英国等。但是他们不会理睬这些。在这里到处都有不准许西方人进入的地区。但是这里从来没有不准许 中国人进入的场所。中国人在这里就是天堂。他们可以获得免费的旅游,参观。一旦受到西方人伤害,那么巴警方会完全偏袒中国人。这里的确有很多中国援助的巴基斯坦设施,包括军事。巴基斯坦人把他们看作生命。他们恼怒任何敢于指责这些项目的任何人,即便是一些中国人,他们也会非常生气。他们认为,中国援助的就 是最好的,最先进的。这是他们的一个传统的观念。
    巴基斯坦在频临印度地区,一名英国籍记者在这里采访,他以带有侮辱性语言,指责中国,并与一名中国籍女性发生了“冲突”。但后期我们拿到的资料显示,几乎在场的90%巴基斯坦人,不问事件的原由,对英国记者实施了一些很不友好的暴力手段。阻止他对于中国人的攻击的还手。当时一名巴基斯坦人高喊:英国佬是猪!欺辱中国人就是我们的敌人!。而 使得周边巴基斯坦人,情绪更加激动。
    但是随后到来的巴方人员,却已“试图盗窃巴国军事机密”逮 捕了这名英国记者。对其进行了3000美元的处罚后将其释放。而那名中国女人,却受到很多巴基斯坦人的“赞许”而且马上被送往当地一家诊所实施“治 疗”。但是实际上这名中国人丝毫没有一点被伤害的迹象。
    在我们接触的很多巴基斯坦平民与社会阶层的对中国态度来看,几乎是难以置信一个口径。他们都是认为中国是巴基斯坦强大的后盾。中国对于巴基斯坦帮助是无私的与最大的。因此,他们仇恨任何敢于在巴境内对于中国人不友好的任何西方国家。一位日本商人这样告诉我们,在巴基斯坦,我们日本人没有受到很好的礼遇。我的商店由于上一次的骚乱,被很多巴基斯坦人抢劫。但是,就在紧靠进我的一家中 国店铺,那些骚乱者竟然还请出中国老板前来与他们庆祝。巴警方对于日本人与中国人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被看作是侵犯了他们的机密,他们会毫不留情 的把你抓捕关押。但是如果你是一名中国人,那就很好了。你会被引导去参观更加多的地方。 2011年的5月1日,美国海豹突击队在未与巴基斯坦政府打招呼的情况下突袭阿伯塔巴德,打死了本·拉登;此后的5月21日,是中巴建交60周年纪念日;其间的5月13日,巴基斯坦西北恰尔萨达(Charsadda)地区一处边防军训练中心发生今年以来巴境内最大规模、造成80多人死亡的恐怖袭击事件。中国媒体代表团访问了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拉合尔等地。
    出于可以理解的安全担忧,出访前,去过巴基斯坦的朋友对我们说,一旦遇到什么问题需要求助,你只要说你是中国人,当地人就会尽力帮助你。但是,这种“经验之谈”没有派上用场——我们没有什么求助的机会。尽管记者访巴期间发生了今年最大的恐怖袭击事件,但在记者身边并没有出现过什么危险。在拉合尔,巴方安排了6名武装警察几乎一对一地贴身护卫中国记者。更主要的原因是,在现在的巴基斯坦,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几乎见不到外国人特别是欧美人的身影,每当记者一行出现,无需开口,当地人就知道我们肯定是中国人,然后上来攀谈,或者要求合影。
    在拉合尔旧城,陪同我们的一位少校军人自掏腰包为我们6个中国记者每人买了一条当地特色的围巾。这几条围巾并不昂贵,但要知道,这位少校军人每月收入只合1500元人民币左右,他还要养活老婆孩子,供孩子上学读书。这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礼轻情意重。
    在拉合尔的夏拉玛尔花园,记者在花园里曾为穿着传统服饰的一个巴基斯坦家庭照相,待到游览完毕记者一行到大门外准备上车离开时,这个巴基斯坦家庭专门等候在这里,其中年岁稍大的女子把自己戴的项链和耳环全部摘下,非得送给我们中的一位女记者不可,不接受还不行。在穆斯林世界,穿长袍、戴面纱的妇女是非常传统的,她在公众场所做出如此举动,实在出人意表。这令中国女记者感动到不知所措,也令我们这些男记者感动到无语。
    穆罕默德·阿里夫是一家电子刊物的主编,在巴中友协为中国记者举办的晚宴上,他公开直言不讳地宣称他是“亲华派”。与许多巴基斯坦人一样,他对中国的亲近是通过抨击美国和西方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我以前在电视台工作,现在搞电子媒体。美国和西方的媒体上充斥着暴力和色情,我讨厌这些。而中国不是这样。”
    在塔克西拉重型机械厂,记者看到,这里仍然使用着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的机器设备。这家工厂是上世纪70年代初由中国援建的,设备虽已显老旧,但对该厂唯一的中文翻译贾斯图尔来说,他对这些机器、对这家工厂的历史充满了感情。已经58岁的贾斯图尔清楚地记得工厂开工时欢天喜地的盛况,记得中国领导人江泽民当年率专家组到该厂培训巴技术人员的情景,记得他当年跟着中国专家学汉语时的许多趣事。记者一行驱车前往这家工厂的途中看到,路边刷有巨大的“巴中友谊万岁”中文标语;在厂区,则悬挂着“巴中友谊万古长青”、“巴中友谊世代相传源远流长”的中文横幅。据介绍,这些标语和横幅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常年悬挂。
    所有这些,在巴基斯坦人那里只有一个注解:“巴基斯坦和中国是兄弟。”几年前,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在外交学院演讲时说过一句话:“当一个中国人去巴基斯坦时,巴基斯坦人并不把他当客人,而是把他当家人。”记者在巴海军总部大楼采访问及“西方及印度质疑中国海军可能会使用巴基斯坦港口”这个问题时,巴海军参谋长诺曼·巴希尔将军也曾明确地表示:“巴基斯坦和中国是兄弟,我们的就是你们的。只要是我们拥有的,中国都可以使用,别人愿意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去吧。”
    据说,在巴基斯坦有一条罪名叫“破坏巴中友谊罪”,虽然据了解这条罪名子虚乌有,但这样一则流传甚广的传言,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巴中友谊在巴基斯坦人心目中的位置。可以确认的是,在巴基斯坦中小学的课本上,确有“巴中传统友谊”、“巴基斯坦和中国是兄弟”这样的表述。
    历经60年的友好交往,许多巴基斯坦人对中国抱有好感,中国形象在巴基斯坦也比较正面和积极。不过,还有许多巴基斯坦人对中国缺乏客观的认知。一些巴基斯坦人认为,现在世界上最厉害的国家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中国,只有中国可以与美国抗衡。巴基斯坦是中国最亲密的朋友,所以他们为此感到骄傲。不少巴基斯坦人对中国的发展缺乏正确认识,过高估计中国的实力,对中国的期望值也难免过高。
 


   文章评论  (共 1 条评论)

    评论者: 张琦 评论时间:2016/9/28 22:32:36

不少巴基斯坦人对中国的发展缺乏正确认识,过高估计中国的实力,对中国的期望值也难免过高。

 提供者:yiduan 你的评论过于偏激


发表评论  
 你的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请换一张 (输入计算结果,点击刷新验证码)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管理评论

 
charset=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