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移民”和 “移植”对我来说`,是同义词,因为作了“此将一去不回头”的打算。但始终感觉自己象似海南岛的芒果移种到北大荒,水土不对谱,一直活得不伦不类。在生活中由不同文化和习惯而引起的误解和尴尬,数不胜数,从未间断过。从战战兢兢刚上阜的移民初期,到稍微淡定些度日的的现在,都有在两种文化夹缝中飘浮的感觉--啥都不是。但是美好的东西人人爱,在日月交替的实际生活中,自己也开始了对异邦一些良好的习俗风气逐渐认同和欣赏,譬如美国的民众善用资源, “寻宝”游戏可见一斑。
“寻宝”(Treasure Hunting)是这里一种传统的儿童青少年游戏,即在野营或郊游时,由组织者在某处藏起物件,让大家按图寻找,猎物多者为胜者。近十年来由于网络和导航器(GPS)的广泛使用,连个人手机都有此功能,所以这个没有花费的大众游戏吸引了更多有孩子的家庭参与,其游戏规则也更适合今天的新一代。
某星期天,我看到的是女婿先在网上查找附近区域的藏宝图,再圈定几个目标,准备好在游戏过程中作交换用的小玩意,然后带上他的儿子和饮用水,还有一个不请自来的婆婆,出发!
为了多寻些宝藏,我们是以车代步作点与点之间的接驳。第一藏宝点是在一个临海的小山丘上,爬上山坡,我看见做爸爸教儿子如何用GPS;如何查经纬度;如何阅读网上规定的游戏规则。做儿子的很兴奋很投入,努力实践,直至找到匿藏点,那是一个防水的塑料盒,他们取出其中一件小玩意,又放回自己带来的另一件,还要在盒内的小本本上签上他们的的名字和日期,好家伙,看到已经密密麻麻的签满了三页纸,可知前面已有若干个家庭的父母曾携子“到此一游”。第二个藏宝点是在一条公路桥的侧面,貌似光秃秃的地方找点东西却大费周折,看来藏宝者是蓄意考验来者的细心和耐心呢。我可没这份能耐,不干了,留在一边晒太阳,让他父子俩去折腾吧。第三第四个藏宝点回到市区某些地标附近,一处是由消防局策划,寻到的宝藏是一枚类似消防局徽章,孩子们都喜爱它,盒内有有说明无需交换品。最后一处的策划者是社区警局,宝藏是警局内全体警员每人的半身正面照,他们希望借此机会让所服务的社区内的孩子们熟悉他们的面孔,旨在拉近与民众特别是小孩之间的距离。也有说明欢迎来者取每位警员近照一张,无需交换品,可谓用心良苦,也是善用资源的例子。但我家小朋友却坚持他的游戏规则,只肯取其中一张,是一位面容甜美的女警员,嘿,爱美之心人人有,童叟无异!

这个游戏简单朴素,它只是:
一个普通的休息日,不用预先定日子,清晨起床再作决定都不迟。
一个普通的游戏,富人的孩子,穷人的孩子,都是同一样的规则,发起人和参与人都是自愿者,没有收费。而延续游戏,维护自然环境,则靠大家自律,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公德教育。我想,在学校里孩子们不盛行攀比衣着行头的风气无不与此有关。
一个很划算的家庭节目,小孩可学到多面知识和增长见识;年轻的父母交了“亲子功课”;老的沾光兜风晒太阳。试比较下,如果去饮茶,年轻人掏钱,当然也算一种免费资源,但人头涌涌,企住等位,坐住灌水,还得看管勉为其坐的小朋友,这不还是一份累活吗?嗬,说笑了,应该是:“城里的奶茶乡下的萝卜糕”,全都好,都别错过,莫放过。
世界在不停的变新,身在激流中的年青一辈正在拼命的追赶。而我们已经不追也不赶了,但我们爱怀旧,无限钟情于旧歌;旧电影;旧照片;旧朋友…,其实,怀念它是因为它的好,那么,如果我们今天还能发现身边一些好,何不就手拈来,享用多一份资源?也寄望尚“在忙碌的世界中转个不停”的年轻父母们,别忘了间中停下脚步,去尝试寻找和发现另一类宝藏,全家同乐,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