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始兴情怀   [关闭]
 
一幅水墨山水画

文章来源:自创  作者:清化佬  提供者:清化佬  日期:2011/1/31  察看次数:2126

我对国画的喜爱始于十三岁少年时。上小学,我是一个放学后就急着从脖子上扯下红领巾,匆忙地挂上弹叉(弹弓)到处“吓雀屙尿”的孩子。上了初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向人类艺术殿堂走去。

刚到中学,一切都很新鲜。音乐课要到专门的音乐室上,第一节课,音乐老师弹钢琴分段奏“伏尔加河船夫曲”主旋律,边奏边解释。之后,他还用口技模仿交响乐队中的长号,发出在下游宽阔的河面上轮船汽笛的呜呜响声……将我们带到了异国,从伏尔加河的上游顺流而下,领略着沿岸风光。那时我才知道,交响乐能表达出比图画还优美的风景、比诗歌还丰富的感情。后来我们学会了:合唱、多重唱、听力记简谱,懂得如何欣赏交响乐。美术课也是要到美术室上,第一节课,美术老师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卷国画——清明上河图。老师称之为镇校之宝。长长的画卷里人物众多,其形象极似自己上小学低年级时,爱不释手的古装公仔书(小人书)中的人物,但我在画卷上飞快地寻找了一个来回,并未发现有横刀立马的大将和冲锋陷阵的勇士,更找不到关公、岳飞、武松、张飞……真没趣!心想:还讲镇什么的,将它印成公仔纸(似现在的卡通)和我珍藏的常山赵子龙公仔纸斗,定输。很快老师将画卷收起,在黒板上上一张白宣纸,要教我们画国画。只见他边讲边画,我们边惊叹水彩在宣纸上神奇地相互渗透、变幻,边观察老师用的颜料浓淡和运笔先后。一笔,又一笔。一片花瓣,又一片花瓣……一朵风傲雪盛开的红梅,浮雕般的显现在白色的宣纸上,真神奇!立刻,整个美术室内象雀鸟市场一样,“老师教我画”,“老师我也要画” 的喳喳叫声此起彼落。后来老师让我们懂得:墨分五彩,远山无石,远水无波,远树无枝,……等基本知识。还常在美术室里向我们展示他自己珍藏的国画。之后,我还常参观广州市文化公园的免费国画展,渐渐地自己喜欢欣赏国画。每天,哼着歌儿迈着大步上学,放学后在回家路上也舍不得脱下红领巾,还常常低头看看胸前的长方形校章是否端正:因为,我是一个中学生!(其实我也爱听交响乐,可惜全广州市没有一个地方设免费音乐茶座。)

初中时期还有更新鲜的事——全民大炼钢铁。我们市四中内,北场(北运动场)成了火炉场:平炉、反射炉、冲天炉、点头炉星罗棋布,到处呜呜作响。西场(西运动场)龟岗脚下成了炼焦场,一大堆、一大堆煤在地上被黄泥巴糊着,只留几个进出气孔,煤在半封闭高温环境下不完全燃烧,日夜遍地烟火——象孙悟空初上的火焰山。中场(中心运动场)成了我们初中生手制煤球场,阵风吹过黒尘滚滚。音乐室美妙钢琴声被炼钢炉鼓风机轰鸣声所代替,美术室被煤灰搅弄得容不下一张白宣纸。整个学校烟灰蒙蒙,我们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又有谁能唱得出∶“我们象小鸟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初中部同学任务是手制煤球,煤球不能用来炼钢,只能在平炉里将废铁烧红,暗红的废铁被夹出来用铁锤打几下再放回去,如此多次重复——美其名为“百炼成钢”。点头炉用的是焦炭,真能将铁熔成钢水(铁水),出钢时“钢花”飞舞火星四射,但我也不觉得新奇。在街头巷尾都能开档的流动补锅佬,开炉补生铁锅时,用粘土造成坭勺子取出熔融的生铁水也是火星四射拍拍作响。高中部同学炼钢日夜奋战……我们还听说,由于废铁中夹杂有废旧迫击炮弹,在炼钢时引起高炉爆炸,而有人还搞什么火线入团呢!我们初中部简单,还有无指标的任务——拾废铁。我们满大街小巷乱逛,一次逛到烂马路(现中山七路)光华电筒厂(现复原‘陈家祠’——羊城八景之一)前,在被汽车辗得坑坑洼洼的路面坭石里,我们发现有深彩色压花玻璃碎片,并在其中间惊奇地发现含有网状铁丝!便七手八脚刨地挖出玻璃,再将玻璃打粉碎取铁丝,直到人均有筷子长的铁丝时,才整理一下胸前的红领巾,扶正心爱的校章,满心欢喜地回学校去。被刨过路面变得更加坑洼了……

接着遇到三年经济困难。之后几年,我们饿坏了的身体有机会喘上几口气。一九六五年九月五日,我们又遇到了“上山下乡”。一年后,雪上加霜地又遇到“十年浩劫”,真压得人差点喘不过气来。生不逢时?其实不然;人的一生就象一条长河,有激流也有沿岸风光;社会就象一年四季,也有春夏秋冬。我们未能理解前辈们的苦心:音乐老师为我们奏响“伏尔加河船夫曲”是告诉我们:人生长河中一定会有激流险滩,要我们象船夫一样,用韧劲与勇气将理想之舟拉往实现的彼岸。美术老师为我们描绘出傲雪红梅,是告诉我们:社会舞台上一定会有漫天飞雪的严冬,要我们象红梅一样经受得起考验。有诗云:“噩梦醒来是清晨。”,我更欣赏美术家们用国画的形式来表达。

“一幅水墨山水画” :作者以墨的浓淡、干湿表现峰峦山石……在高耸入云的奇峰脚下,河水从深山迎面缓缓而来,绵绵的春雨早已将河床灌满,岸边茂密竹林沙沙作响,呼唤着天上成群的白鹭,来了百鸟齐鸣。暮归的农夫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走在小木桥上悠闲地欣赏着家乡的风光,村边的农舍升起袅袅炊烟,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沿河小路边的桉树挺直了脊梁,微风吹拂,稍带寒意的空气清新湿润,好一幅人勤春早图。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催人奋进。画中落款与署名:“丙辰年冬日” ——是一九七六年,十月打倒“四人”,紧接着冬日(冬季)中央宣布: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普天同庆。“伟晔兄指正”  ——作者对我本人勉励与鞭策:百废待兴,中华社会舞台的春天就快到来,你将演绎什么角色?“裔端学写於始兴”—— 在始兴松香厂单间单身宿舍里,完成扛扛抬抬繁重的体力劳动任务后,作者每天严寒练笔学写到深夜。双掌生满冻疮,十个手指肿胀得象红萝卜一样,却还能五指执笔妙手丹青,(也练刀法——木刻套色版画,创作。)。 “□□”——‘邓裔端’两印红记,似一双脚踏实地的脚印,又似两颗复活的红心。……那里的山中盆地是否似‘深渡水’段墨江拐弯分叉处?小木桥上的人肩膀上扛的锄头是否似我们用惯的“金鸡”锄?

三十五年来,我数迁新居,此幅水墨山水画一直被安排在大厅墙壁上。画来之不易,好日子更来之不易。每看到它就有春天般的心情。

顺祝,农友们兔年春节快乐!                                  

题外话:请管理员将“原画”替我编辑上,并登“始兴情怀” 谢谢!   清化佬,2011-1-28


   文章评论  (共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你的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请换一张 (输入计算结果,点击刷新验证码)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charset=gb2312